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【中国民族报官微】统筹发展和安全,推动固边兴边富民行动·推动共同走向现代化②

[作者]: [发布人]:樊樱羞 [发表时间]:2022-06-16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,“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”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都没有少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一个民族也不能少。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,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;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,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。

统筹发展和安全

推动固边兴边富民行动

□张丽君

(yl6809永利官网院长、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)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,“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,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”。

边境地区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。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,统筹发展和安全,筑牢守边有支撑、兴边有动力、富民有渠道、生活有保障的发展和安全屏障,事关民族团结、边疆巩固,事关各民族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,统筹发展和安全,推动边境地区共同富裕。

加强党建引领,健全保障机制

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,是筑牢国家安全屏障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。

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,构建关税、边境贸易、人才培养、对口支援以及绿色生态等政策支撑体系。制定出台一系列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措施,进一步加大精准支持边境地区建设的力度。

健全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工作机制,按照“国家支持、省负总责、市级联动、县级落实”的方针,分级制定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党建促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清单,层层压实责任。完善党政军警民“五位一体”合力强边固防机制,加强军警地基层党组织融合共建。

搭乘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“快车”,推广应用现代技术,加强技防力量,加快“网络+”数字边防建设。推行“党建+”模式,实施“党建+集体经济”“党建+人居环境整治”“党建+产业”“党建+民生”等工程,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
立足禀赋优势,找准对接发力点

新时代,边境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、发展条件、比较优势等实际,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融入新发展格局、实现高质量发展、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。

国际层面,要统筹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与固边兴边富民行动,深化国际产能合作,构建合理分工、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,推进跨境区域经济一体化,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。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,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,形成数字服务出口新优势。

国内层面,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,发挥资源、区位、生态等优势,融入国内大循环。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在特色产业、边境贸易加工业、口岸物流业等业态上进行数字化赋能。针对消费升级需求,重点发展“旅游+”“文化+”等产业和产品。精准用好国家差别化区域政策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补齐产业发展的技术、设施、营销等短板,加快培育休闲农业、民宿经济、农村电商等。因地制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在守护生态屏障的同时,扶持绿色农林业、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,带动边民增收。

搭建载体平台,促进交流合作共享

国际层面,要在加快建设现有边境旅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经济合作区、自由贸易试验区(片区)等各级各类平台基础上,推动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灵活多样的双边多边自贸区、产业园区、物流园区和跨境电子商务园区等开放新平台,以设施、数据、技术及项目等资源要素注入国际市场。

国内层面,要注重政府、市场和社会共同发力,瞄准产业合作、就业协作、个体交往等方面,打造区域协作长效共享平台。

一是搭建产业合作平台。大力发展以资源精深加工、轻工产品为重点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;支持有条件的边境地区有序承接发展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可再生能源等优势产业;支持打造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产业链,依托中心城市、产业集聚区、货物集散地、交通枢纽等,建设一批集产品加工、包装、仓储、集散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配送中心、物流园区。

二是搭建就业协作平台。推动东中部地区与边境地区就业协作常态化、规范化、组织化。

三是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。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,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,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提升人力资本,激发内生动力

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。守土固边、兴边富民,实现共同富裕,关键在人。

要充分发挥边境重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,以产业、企业集聚效应吸引经济型人口流入和与之伴生的社会型人口流入,提升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。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扶持政策,逐步解决高校毕业生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艰苦边远地区群众的就业难题。

要更加重视、关心、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,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,落实城市人才下乡服务的激励政策,定向培养守边护边的高素质干部和人才。制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,拓宽选调生计划、特岗教师计划、“三支一扶”计划等人才向边境地区流动的渠道,人尽其才。

抢抓数字经济、数字贸易发展等契机,吸引人才返乡留乡。畅通乡村人员赴城市培训机制,培养一批懂市场、懂技术、懂法律的现代乡村人才。

补齐民生短板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

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关系国运。要以边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,切实解决好收入、就业、教育、社保、医疗、居住、养老等民生问题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

继续加大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饮水、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,重点推进新基建建设,提高行政村、抵边自然村的网络覆盖水平,推动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向乡村延伸。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向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,向送公共服务上门转变。

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,合理优化中小学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分配,加强职业教育,全方位多维度提升边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。推动边境地区与院校合作办学,大力推广在线教育等模式,弥补师资短板。完善国门学校等教育机构建设,深入开展“五个认同”教育。

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,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抵边村倾斜,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,更好满足边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。

优化移民和边民分类补助机制,确保边民能够安心守边护边,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、幸福家园的建设者。

原文刊载于2022年6月1日中国民族报官微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ZmEP5WQvKtqvu6EENicEg?scene=25#wechat_redirect

上一条:《经济学(季刊)》深度学习与中国股票市场因子投资——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方法 下一条:【光明日报理论版头条】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